
新双峰客户端10月11日讯(通讯员 周伟华)近日,双峰县杏子铺镇涟水村的一片荒地上,镇人大副主席李盛飞蹲下身,用手拨开地表的碎石,仔细查看土层厚度;一旁的农技部门工作人员拿着记录本,标注地块土壤状况,村总支书记曹振昆则指着荒地边界介绍:“这曾是采砂场,关停后土少石多,村民种啥都难长,慢慢就荒了。”一场靶向整治耕地抛荒、守护粮食安全的行动,正在这片曾经的“废弃地”上推进。
事情的起点,是一场为了“碧水蓝天”的抉择。此前,杏子铺镇为守护生态环境,果断关停辖区内十多座采砂场,涟水等沿村的河道生态得以恢复,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——采砂场遗留地块土层浅薄、碎石遍布,耕地质量大幅下降。“种玉米不出苗,种水稻没好土,忙活一季不如外出打几天工。”村民的顾虑,让几十亩土地逐渐沦为撂荒地,成了镇里粮食安全工作的“心头事”。
“不能让‘生态账’刚算清,‘粮食账’又拖了后腿。”带着这样的考量,杏子铺镇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,由李盛飞牵头,联合农技、自然资源等部门下沉一线。
在涟水村的实地勘察中,工作组没有“一刀切”,而是逐地块“把脉问诊”:针对碎石密集区,提出“先清碎石、再填客土”的改良方案;针对村民耕作意愿低的问题,商议引入合作社托管模式,配套惠农补贴;对零星分散的小块荒地,计划动员村民“房前屋后种杂粮”,实现“小块变大块、荒地变良田”。
“现在政策实,不仅帮我们改良土地,还找合作社兜底,这地又能种起来了!”看到工作组拿出的具体方案,村民曹建国凑过来打听复耕时间。曹振昆也信心满满:“首批6亩撂荒地的碎石清理已完成,预计本月中旬全部完成土层改良,马上可秋播油菜。”
如今,在杏子铺镇的撂荒地上,碎石清理机械已陆续进场,村民们也开始主动参与地块丈量。曾经因采砂而“伤痕累累”的土地,正通过精准整治重焕生机。“每整治一亩撂荒地,就是为粮食安全多添一份保障。”李盛飞说,下一步镇里还将建立撂荒地动态台账,确保“改一块、种一块、稳一块”,让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的“双赢账”越算越实。
一审:阳思
二审:王宏毅
三审:刘郁鑫
总编:刘颂阳
责编:贺磊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曾超群在双峰县调研: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推动实现绿色发展
李基联主持召开十三届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
李基联调度信访、维稳、综治与“两网合一”改革工作
《党建》杂志点赞双峰县委《抓党建强基层 谋发展惠民生》
李基联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(扩大)会议
王文红率队赴广西开展招商考察
李基联调度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
李基联:健全完善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体系 让革命故事口口相传 让红色血脉代代赓续
下载APP
分享到